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健全,流入、流出未登记,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
3
f党组织保持联系。(二)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不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没有发挥“双带”作用。(三)管理难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四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因流动不定、不愿受监督约束、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不愿转移。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县外,
4
f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外地某县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有的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五)身份难明确。一是一些未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身份只是其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成为“隐身党员”。(六)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效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放任自流。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