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时做好语言文字的品读、积累和运用,属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目标导向下,要全面推进多样化、趣味的语言文字运用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妙趣课内、校内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写话训练等,以此“聚焦语文要素,引导积累运用”,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如《小小的船》是一篇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亮的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趣味生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事物,运用比喻手法,展开写话训练。“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先说事物的形状,用形容词描述,再将月儿比喻为船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分析喜欢的事物,飘飘的柳叶、飞舞的蒲公英、升起的太阳、温柔的春风等,它们像什么就比喻为什么。“飘飞的蒲公英可爱的降落伞……”观察分析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与写话,学习运用比喻手法,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喜爱的事物,表达成另一事物,太阳像暖炉、春风像妈妈温暖的手等。互动表达、交流与写话过程中,学生积极阅读、运用语言文字,发展了学生写话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紧扣人文主题,渗透立德树人
语文除了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外,还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激发、思维的发展的作用。部编版教材选材仔细、语言精美、内涵深刻,每一篇教材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和编排,蕴含着深刻的育人价值。为发挥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需要让学生从人文性语言文字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巧妙渗透德育,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巧妙融入德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生活态度的培养。
如《树和喜鹊》教学接近完成的时候,教师渗透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德育。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树和喜鹊都不快乐,之后树和喜鹊又都变得快乐了呢?”学生思考并交流,回答:“因为有了很多树,也有了很多喜鹊。”生:“因为它们都有了邻居,有了伙伴,可以一起玩,一起出去旅游。”师:“你的解释非常形象哦!看来你很喜欢交朋友,也喜欢旅游。”师:“导致它们快乐与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陪伴’,那大家喜欢有人陪伴、喜欢交朋友吗?”学生纷纷回答:“喜欢有朋友,喜欢交朋友。”“是呀,朋友是我们是人生中珍贵的财富,人因为有了朋友而感到快乐,生活也会更加多姿多彩。在生活中,我们要多交朋友,多和别人交流互动,分享快乐,共同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