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及物态变化
1.(2015东营)2015年5月8日,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五月飘雪景象。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A.凝固现象且吸热
B.凝固现象且放热
C.凝华现象且放热
D.凝华现象且吸热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雪是固体,是由地面上蒸发的水蒸气,在向上流动时,遇到极冷的气流而放热,形成了固态的雪花,然后雪花变大,下落,形成下雪.整个过程中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而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2(2015北京)图3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f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解答: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4分)(2015内江)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f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考液化及液化现象.点:
专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题:
分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汽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析: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汽液化,水珠在内表面.
解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答: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