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主体地位首先,为大学生党员提供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平台,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高校可以采取挑选高年级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兼职班主任等形式,为学生党员提供锤炼自我的实践平台。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到高年级时担任兼职班主任,一方面锻炼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支部建设培养了一批学生党建骨干。其次,党员选评过程中,注重学生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让他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们参与其中,既能体现公平公正,又能让党员在行使自身权利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履行义务。再次,党支部在组织党员活动中,也要重视党员的主体地位,培养团队意识,党支部担任领导带领角色,全体党员出谋划策、集思广益,让党组织生活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是对党员的价值观和思想素质,还是对整个高校其他同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首先,要定期对党支部书记进行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加强党建工作者的考核和激励,主动帮助解决他们在思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选派党性强、作风正派、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党员、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以兼职委员身份参与支部工作,形成专兼结合的学生党建队伍,弥补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中的不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专业教育优势,鼓励他们参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大学生党员在基层党组织活动中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4、改进高校管理理念和方法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变“重义务,轻权利”,忽视党员主体身份的管思想为“义务与权利兼顾”、“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新型管理理念。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念,才能更好地行动,正确的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党支部可以设立党员监督意见箱,广泛听取意见还可以开设“党员之家”论坛,让党员们针对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围绕焦点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党员们也可以说出自己最近的困惑,全体党员一起倾听或是提解决意见,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开导,增进感情。其次,改进管理工作的模式,广覆盖、分层次,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不同的管理。针对新生要注重引导教育,鼓励向党组织靠拢大二、大三时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组织生活,持续对党员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