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艺术风格。
222语言的情意化特色
作者善于在散文中穿插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促使散文的语言呈现出艺术的美感的效果。这种极妙的手法使其散文更富有情感色彩,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荷塘的场景时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借用渺茫的歌声来对缥缈、悠远、似有若无的荷花清香进行侧面描绘,营造出动静相宜,
11
f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虚实相生的的氛围和艺术效果。而在后一句中,作者将荷塘中光与影的浓淡比喻为小提琴演奏出的名曲旋律,为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烘托出温馨、优雅的氛围,使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沐浴在荷塘月色之下,进入朱自清精心营造的意境之中。
朱自清先生也经常通过炼句来实现情意化风格,炼句也是散文写作过程中体现作者写作功底的一项。比如在《匆匆》这篇散文中,为了表达作者自身对于虚度时间的无限惋惜和彷徨无奈,朱自清通过炼句,将句子形成精妙的排比句式,虽然每一句都是只有五六个字,而且多半只有文没有对答,但是却能在通篇几百字的文章体现自身思绪的几经变化,在文章多用“燕子”“微风”“轻烟”等词语,体现出的和谐统一的韵律美更是能表达心中微妙的心绪,使整篇文章自然的表达情意。由此,朱自清先生的炼句技术可见一斑。
223语言的风趣化特色
风趣化是朱自清先生在进行语言创作时与其他作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散文语言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色。朱自清能通过风趣的语言将某种现象和其本质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来,并且进行巧妙的处理,使其不会显得突兀。例如,在朱自清《择偶记》中,他向读者诉说了自己的“择偶”经历。与其说“择偶”不如说是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自己的婚姻大事在父母的“牌桌”上草草决定。朱自清在进行叙述时就是用一种风趣的风格讽刺了封建式的包办婚姻,如实的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出来。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朱自清将大人们认为的谈婚论嫁还过早的心理和作者对婚事毫无意见的心理进行巧妙的对比,并且在这个鲜明的对比中凸显矛盾和主题,博读者一笑的同时让读者陷入了对封建婚礼的深思。
23抒情艺术
231品味感情的浓郁
朱自清先生的情至诚写实,在其笔下构造的人物力求写实,对自己也能做到毫无保留的剖析。这样能让读者感到自然,信任作者而使读者能够更快的进入到散文的世界。他的
12
f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