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芽孢染色法和鞭毛染色法本文由翼知特别奉献
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方法。2、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3、学习并初步掌握鞭毛染色法,观察细菌鞭毛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1芽孢染色法原理
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合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一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malachitegree
)或碱性品红(basicfuchsi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以进入菌体,而且也可以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用复染液(如番红液)或衬托溶液(如黑色素溶液)处理,则菌体和芽孢易于区分。2鞭毛染色法的原理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一般细菌的鞭毛都非常纤细,其直径为001002μm,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限度以外,故需要用特殊的鞭毛染色法,才能看到。
鞭毛染色是借媒染剂和染色剂的沉淀作用,使染料堆积在鞭毛上,以加粗鞭毛的直径,同时使鞭毛着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够
f看到。鞭毛染色方法很多,本实验主要介绍硝酸银染色法。三、实验器材1仪器: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等。2染色液:芽孢染色液:孔雀绿水溶液,沙黄水溶液鞭毛染色液:硝酸银鞭毛染色液A液,B液3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染色用)、变形杆菌(鞭毛染色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细菌芽孢染色(1)将培养24小时左右的枯草芽孢杆菌或其他芽孢杆菌,作涂片、干燥、固定。(2)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3)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加热时间从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约45分钟。这一步也可不加热,改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10分钟。(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5)用沙黄水溶液复染23分钟,水洗。(6)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2、鞭毛染色(1)菌种的准备要求用活跃生长期菌种作为鞭毛染色的观察。
f(2)载玻片的准备将载玻片在含适量洗义粉的水中煮沸约20mi
取出用清水充分洗净,沥干水后备用,(也可置95乙醇中,用时取出在火焰上烧去酒精及可能残留的油迹。(3)制片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挑取少许备用的菌苔,最好从菌落的边缘取菌苔,注意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