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一、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解析】D“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f【解析】A.有误,应是“观”字统领全篇;B.有误,不是“由远及近”应是“由近及远”;D.有误,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而不是抒发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3、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林密草丰的特点。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C“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显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和诗歌的内容没有联系。【解析】B此处是实写。4、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诗歌首句点明了诗人观沧海的时间和地点。B诗歌以“观”字总领全篇,诗人登上碣石,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大海全景。D“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气度。【解析】A未点明时间。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