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上)教案
主讲:魏志成教授
第4单元
I提示
原文来源原文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杨朔(19131968),语篇选自张梦井、杜耀文编译,1999年《中国名家散文精译》。青岛:青岛出版社。译文来源1译文1选自选自冯庆华编1997年,《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译文2为张梦井、杜耀文译,选自张梦井、杜耀文编译,1999年,《中国名家散文精译》。青岛:青岛出版社。语体特征与翻译策略1篇章杨朔的名篇多半创作于20世纪5060年代。作者注重运用简单的情节将生活中极为平凡的事情诗意般地揭示人生感受或生活哲理;其作品多为“由情如景,由景到人,由人及理”的三段式。《香山红叶》从情景入手,以人物老向导为主线,按时间逻辑发展情节。结尾时,作者借对“红叶”的赞美来赞美“老向导”:“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小说虽情节简单,但是意境却层层深入,曲折有致,诗意盎然,耐人寻味。2句式传统意义上的汉语重意合,常用散句、松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以中短句为多;有时候行文可能不那么严谨,有时候也因为行文的需要而显得“罗嗦”或者跳跃性多于逻辑性。本语篇具备以上特征。3语义原文以共核词语为主,日常词汇突出,语言通俗,没有华丽的辞藻或刻意的雕琢;整个语篇的叙事语言控制在符合主人公身份之内的范畴。4翻译策略原文以叙事(包括对话)语言朴素无华,英译时自然应该以保持原作朴素风格为要义,译文造句宜力求简洁,避免使用华丽辞藻和成语典故。如原文“美中不足”这样一个很口语化的表达,译文2以aflyi
theoi
tme
t这样一个源自圣经的成语对应,使得译文太过于华丽。另外在句式方面,应该注重原文意合向译文形合的转换,各种形式手段,如连词、介词以及其它连接手段,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以便保持前后关系的一致或呼应,构筑出适当的长短句子。由于本语篇“游记”的特殊性,文中出现了不少地名,而地名翻译的多样性或不统一,是需要我们尤其注意的。
1
fII译法要点
41地名的翻译43不妥的分译45变通:施动主语→受动主语47变通:引申(具体→抽象)49误用冒号411变通:VS→SV413直译:后置定语415主谓一致417误用:动词42变通:SVC→SVO44形合与意合46变通:增补(SV)48顺译:逻辑主谓410叙事与表态412变通:平行结构414仿拟与ParodyII416变通:阐释法(I)
III原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