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整合理念下的研究
作者:庄朝梅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5期
摘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机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课程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课程整合,就是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辅助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辅助工具,通过提供课程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等,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机整合,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辅助式学习。
2创设情境原则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情境”的创设对意义建构有重要作用,可多创设生动丰富、形象有趣的画面(或动画)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分析和理解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这样,对注意力相对不能很好集中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3学科课程目标原则
学科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指南,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学科课程目标为教学过程中教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