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
对于新疆油田来说,2009年是向智能化油田迈进的过渡年,但这一大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15年积淀、水到渠成的结果。丰沛的矿产资源让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基地。据中国石油集团预计,到2010年,新疆的油气当量可超过5000万吨,到2020年可超过1亿吨。远至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油田克拉玛依的建立,近至2008年12月14日准噶尔盆地第一个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田克拉美丽气田的确认,都展现出新疆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要塞地位。新疆地方财政中有30都和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密切相关,克拉玛依更是一座建在油田上的城市,这颗西部明珠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建市整整50周年。走过弯路的“数字征程走过弯路的数字”征程数字在幅员辽阔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三大油田:新疆油田(主要集中于准噶尔盆地)、吐哈油田(吐鲁番与哈密,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东)、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以南)。其中,以克拉玛依油田为核心的新疆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新疆油田从1993年就开始大规模组织勘探、开发相关专业人员,将油田生产的动静态数据整理入库,这是业内闻名的新疆“数字油田”的雏形。起步之早,在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都算是首屈一指。但鲜有人知新疆数字油田在最初也做过一段“无用功”。新疆油田公司数据中心总工程师李清辉从建设初期就参与其中,现在已是数字油田的元老了。他说,新疆油田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从小打小闹开始的。1993年,借着中石油对全国油气探区和探井开展双普查项目的契机,新疆石油管理局成立了勘探、开发、经营管理三个项目组,集中力量扩大信息化建设的规模。李清辉当时在勘探组,和十几个人一起历时两年多开发了油气勘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到1995年系统开发完毕却无法投入使用。原因就是两年之后最初的需求全都变了,系统已经派不上用场了。这样下去可不行,系统的开发永远滞后于需求应对,他们发现必须得改变思路。要想在用户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系统
f还能不过时,就得搭建一个数据平台。于是,从1995年开始,新疆油田转而进行平台设计,这才正式踏上了数字征程。并不孤立的信息岛经过新疆油田内部专家,国内数据库专家罗晓沛,清华、中科院、科大和国外厂商甲骨文、微软、IBM的技术专家,以及美国壳牌石油的资深专家的反复论证,这个数据平台得到各方肯定,新疆石油管理局的领导终于下定决心把这条道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