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知识经济时代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的兴起为背景,探
讨了在我国高校的劳动经济学课堂中采用批判式思维教学方法可以
运用的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运用效果的因素。关键词批
判性思维劳动经济学三因素一、批判性思维理念的缘起及发展多年
来,批判现行高校灌输式教育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现行教育体制培
养出的学生与实际产业需要的人才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这些维度上,我们培养的学生还远远不能胜任职
业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方法还有许多需
要革新和改变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批判性
思维运动起源于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反思,教育学者通过追踪美国的中
小学和大学教育情况,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悖论。随着越来越多
的知识和信息充斥在课堂上,学生们所获取的知识比以往的年代要丰
富许多,然后在实践领域的观察却发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这些学生的
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却反而逊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
甚至劣于往届学生。于是,学者们开始研究是什么影响了学生
们的思考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对思维展
开的思维受到了美国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进一步,社会
学、历史、传播学和商务等学科将批判性思维素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
培养目标之一。在这种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风
潮中,美国大学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且有了可以测试的量化指标。
这将给我国对大学素质教育的思考提供必要的参照。本研究拟
以此为背景,基于高校经济类课程探寻实施批判式思维教学方式的策
f略,旨在为加强我校本科生素质教育建设提供理论路径与方法创新。二、批判性思维结构与理念R的研究团队推进了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研究的进展,他所设计的三因素批判思维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研究团队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独特、果断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中思考者系统、习惯地提出有关思维的智力标准,利用思维的构建,并根据思维构建的指导思想,以及根据目标、范围和标准评估而达到的一种思想功效。在此界定的基础上,他构建了三因素批判思维教学方法模式,即推理元素、智力标准和智力特质三要素,每一构成要素都有各自的内涵和外延。1.推理元素。包含了八个部分1目的、目标或观念中必须的为思维所用的结论2争论的问题或等待解决的问题3各种不同的观点4推理的观察范围5推理的概念范畴6假设7暗示和后果8推论和结论。2.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