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介绍一下美国的幼儿科学教育标准和有关的学习内容吧。先说说什么是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是很高深的学问,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等,都属于科学的范畴。于是在很多家长甚至在一些幼儿教师的眼里,幼儿的科学教育要么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是要教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与“原理”,超出了处于前运算阶段学前期儿童的思维水平与操作能力。记得多年前我班上有一个实习老师就曾经设计了一个科学活动,要教幼儿“地球引力”的概念。可想而知,如果教师不考虑孩子们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思维特点而教3、4岁的孩子们“地球引力”等抽象概念,教学是不会成功的,顶多是让孩子们学会了几个他们尚不能理解的词汇而已。这样的教学远远无法实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初衷。如此说来,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是不是违背了“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这一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呢完全不是。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幼儿每天都会接触到科学现象,每天都在自发地从事科学探索,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科学学习。只不过他们的科学学习与成人的科学学习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具有儿童的特点而已。我们教师为幼儿提供科学学习机会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把幼儿自发的探索与学习系统化,使他们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巩固。我们都知道,幼儿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通过直接感知来接纳信息,逐渐学习用符号来代替实物,并把外在的操作行为逐步内化为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运算。那么在这个阶段教师该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科学教育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因素。美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兹LiliaKatz曾经讲过,全面的幼儿教育应该包括学习知识、获得能力以及培养态度。延伸到科学教育领域,我觉得全面的幼儿科学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还有科学态度这三个因素。在幼儿阶段,“科学知识”主要指那些可以观察和感知到的现象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都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验的。具体讲,科学知识包括了比如物理现象如水的不同形态、化学现象如醋与苏打的中和、生物现象如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宇宙气象如季节变换、昼夜交替等方面丰富的内容。“科学能力”指的是应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了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推论、应用,还有交流,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其实,类似的科学方法在孩子们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