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半球
十五写出图中A、B、C各点的地理坐标。(15分)
100
200
图24
1A:
;
B:
;
C:
。
f4、读图分析,根据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位置填写下表。(10分)
22°
A
665°
20°180°175°
70°0°
分析内容
A地
纬度
经度
属于低纬、中纬、高纬
属于南、北半球
属于东西半球
5看图填空(10分)
(1)在下图中,标出各经度的东经、西经、南纬、
北纬的符号。
图中A点的位置是经度
纬度
。
B点的位置是,经度
纬度
。
A点在东西半球的
半球,在南北半球的半球
B点在东西半球的
半球。
2根据下面C、D两点的经纬度,在右图中标出它们
的位置。
C:西经40°、南纬20°D:东经60°北纬40°
B15°
B地
f七年级地理(上)读图复习
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80°N、140°EB:40°N、140°WC:20°N、140°ED:20°S、140°W2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C,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东半球的是A、C,位于西半球的是B、D。(填代号)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C、D,四季分明的是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二.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正南;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17米;⑶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山脊,CD山谷,E鞍部山脊、山谷、山峰、鞍部、;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40000米。(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缓,原因是甲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三.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
球的节气:A夏至,B冬至。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235°N,北极圈内有
极昼现象。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
这一天是在6月22日前后。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角度不变,而且它的空间指向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
四.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热带B北温带,E南寒带。(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热带
A。(用字母表示)(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E。(用
字母来表示)(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和B、C。(用字母表示)(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D,有极夜现象的是E。(用字母表示)(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