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可以看出,随着E的上升,货币需求M也将上升。E的贬值(也就是上升)将导致国内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对货币余额更多的需求。M和E之间的关系如图101所示。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fBor
towi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
图101M和E之间的均衡关系(2)货币与价格的关系对于给定的产量和外部利率来说,货币与价格之间存在正的线性关系,正如货币与汇率之间的关系一样。如图102所示,货币量越大,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越高。当货币供给处在M0水平时,价格就处在P0水平;当货币供给处在较高的M1水平时,价格也处在较高的P1水平。
图102M与P之间的均衡关系
四、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影响概述公开市场操作等干预可以调整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进债券时,高能货币存量将会上升,如以下公式所示:
Mh
Mh1

Dcg

Dgc1
其中,(
Dcg

Dgc1
)即是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的增加量,该等式度量的是公开市场
操作的规模,该等式表明高能货币的初始增量等于债券的购买量。货币存量上升在给定的利率、价格和收入水平上,会导致居民发现他们实际持有的货币
超过了他们愿意持有的数量,即均衡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持有者试图将超额货币余额变换为国内或国外的债券,即B和B。但是对B的需求难以吸收超额的国内货币,因为持有超额现金的部分家庭对B的购买又会使出售债券的家庭形成超额货币持有量,居民之间对B的分配会发生变动,但是整个B供给数量小于B的需求量。利率的变化也难以吸收超额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fBor
towi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
货币供给,因为国际套利行为将使i等于i。因此,对外国资产需求B将会上升,需要把本国货币转换为外币,从而对汇率产生上升压力(即本币贬值压力)。换而言之,货币供给上升导致货币贬值压力。这时候分析货币变动影响的基本框架,具体影响则要依据不同汇率制度来讨论。
2.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1)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货币供应量上升造成本国货币贬值压力时,由于汇率不能变动,所以货币当局需要干预外汇市场,抛售外汇防止汇率上升即本国货币贬值。于是通过购买债券引起本国货币供给上升,又由于外汇市场的相反的公开操作而被冲销,结果买进的债券数量等于失去的外汇折算为本币的数值:
E
Bc

B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