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能实现缓慢降温,大大减少了细胞在冷冻过程中的损伤,提高复苏成活率。但传统的程序降温法需要购买昂贵的程序降温仪,成本大幅度提高。而制作程序降温盒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程序降温盒的设计就是基于某种液体的比热容大随外界温度变化慢的原理,使被冻存的细胞实现缓慢降温。程序降温盒的使用方法:向程序降温盒中添加100ml左右的程序降温液,再将准备冻存的细胞管置于程序降温盒内的固定板上。最后将程序降温盒直接放入70℃冰箱即可。如需长期保存再转放入液氮中。
8764532
图1简易的程序降温盒
本实验通过对比异丙醇,乙醇及它们1:1的混合液降温速度,发现混合液的降温速度最适宜,变温速度约在1~2℃mi
。混合液的降温速度明显慢于纯的异丙醇或乙醇。
4
f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211试剂异丙醇,乙醇。
212
主要仪器、设备100~100℃数显温度计误差范围在±1℃,自制程序降温盒,超低温冰箱。
22实验方法
2212211
制作程序冷冻盒寻找合适的材料
分别把普通塑料瓶、特种塑料和一块小泡沫置于70℃冰箱一夜后取出。观察材料形态特质是否发生改变,并拍照记录。2212制作冷冻管的固定板本实验使用的冷冻管固定板的材料是泡沫板。将泡沫板切割成厚约05cm,直径等于程序冷冻盒的圆板状。再根据冷冻管的大小在泡沫板上切割出8个圆孔,每个圆孔之间相间分布,保持适当间隔以保证牢固。最后将泡沫板置于程序冷冻盒内固定。222程序降温液2221程序降温液的选择通过查找比热容较高的液体进行比较,选出比热容较大的几种纯溶液。如水、甲醇、异丙醇、乙醇的比热容较高,分别是419、25、25、243JkgK。甲醇易挥发,在空气中易燃易爆,因而不能选择甲醇。水的熔点高,在0℃以下即凝固,凝固后体积变大因而也不能选择水作程序降温液。而异丙醇和乙醇的凝固点较低,在70℃不会凝固。因此选择异丙醇、乙醇及异丙醇和乙醇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作为实验对象。2222程序降温液分别将盛有100ml的异丙醇,100ml乙醇,100ml异丙醇与乙醇1:1的混合液的程序冷冻盒置于70℃冰箱中5h。223测量温度变化首先将数显温度计置于70℃冰箱,使其显示温度与冰箱温度相同,以减小误差。再迅速从冰箱中取出程序冷冻盒,将温度计的感应端置于程序冷冻盒的溶液中,读出
5
f初始温度并开始计时。每过一分钟记一次温度。当温度上升到0℃时温度变化很慢,停止记录。重复上一步骤。再测另外两种溶液温度变化,每分钟重复两次作为对比求平均值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