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实际体验,对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乃至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五、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案例(一)课题:函数的最值问题。(二)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单调性、曲线的凹凸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知识,通过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f1、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2、对数学建模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引言2、生活中的数学我们发现,销量很大的饮料(如355毫升的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的易拉罐的形状和尺寸几乎都是一样的,看来这并非偶然,这应该是某种意义下的最优设计。请完成以下任务:(1)取一个容量为355毫升的易拉罐,测量有关数据,例如易拉罐各部分的直径、高度、厚度等,并把数据列表加以说明。(2)设易拉罐是一个圆柱体,什么是它的最优设计?其结果是否可以合理地说明你所测量的易拉罐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半径与高之比等。【变式】由实际情况知,易拉罐的形状并不规则,其底面和顶面都是略向上拱的球面形状。假设易拉罐的用材是均匀的,请测量出有关数据,求出最优设计,并验证所测数据符合最优设计。3、小结解决应用问题要过三关:(1)事理关:需要读懂题意。(2)文理关:需要把实际问题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用数学式子表达数量关系。
f(3)数理关: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根据已知的知识结构,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完成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求解数学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理解题意。(2)挖掘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3)求解数学问题。(4)回归实际,回答问题。4、练习5、作业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数学应用意识、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及开展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才能为市场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参考文献:1陆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中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的调查和研究2009,(04):102仲生仁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用意识的培养j武威职业学院,2009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