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
需要。本文探讨了如何从提高教师的数学应用意识、整合课程内容、
改革教学手段及开展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
应用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1)120002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高等数学思想的应用几乎渗透
到每一个科学领域及人们生活当中。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为考
试学数学”,数学应用意识薄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不能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应用意识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和所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的催化剂,它能
让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
学的思想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当学生接受一个新数学知
识时,能主动地探索这一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高职院校高等数
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学数学与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一、提高数学教师的应用意识
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的数学应用意识比较淡薄,更严重的是
其缺乏提高应用意识的自觉性。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
现代教育理念;要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共同探讨数学教学内容与专
f业教学内容的衔接;还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向社会,搜集实际背景材料,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求数学教学与专业应用的延伸区和结合点,在数学理论教学中渗透专业应用。
二、整合课程内容,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一)增加应用性知识高等数学课时有限,目前学生只能主要学习基础模块微积分,而传统教材虽已删去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和部分较难的内容,但课程内容仍以理论为主,缺少与后续专业课和社会实践联系的例子。我们应当吐故纳新,重新整合课程能容,让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例如,结合专业课将《经济数学》课程内容分成三大部分:连续经济分析微积分,矩阵运筹技术线性代数,随机决策方法概率统计。在教学中:1、适当注意本课程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并与经济管理专业应用接轨;2、对理论的论证和推导,侧重于思维性和运算性,不追求严密性,讲解概念、理论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增强对经济变量与经济信息的量化分析意识;3、对运算方法的介绍和训练,侧重于规则性和程序性,不追求技巧性;微积分部分要加强对经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