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集中在我国与少数欧盟成员国上现如今,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很大程度上依然集中在我国与少数传统欧盟成员国上。图2是2012年中国与欧盟各主要成员国的双边贸易状况,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不同国家与我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差距之大。
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4604亿美元,然而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就达到了16113亿美元,占到了中欧贸易总额的2951,其次分别是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2012年中国与这5个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额高达38457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7043,而其他22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规模合计才占了2957,差距明显之大。这几年由于欧盟东扩的原因,中国与这五国进出口规模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例也是呈下降的趋势,因此中国与欧盟在今后贸易国别结构上也会逐渐发生变化的。
4中欧贸易商品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由于中国与欧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产业结构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中欧贸易商品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商品种类差别很大,出口优势相对明显。比如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机电产品,这几年始终占到中国对欧盟出口额的45左右,其次是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占我国对欧盟出口额的14左右,剩余种类的商品出口额相对较小,都不足10。所以我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种类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上,恰恰说明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中国对欧盟进口的主要商品种类也很明显,机电产品占中国对欧盟进口额的比重是最高的,但是这几年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其次是运输设备,在中国对欧盟进口额的占比不断提高,2010年为1875,2011年为2011,到2012年则达到2314,然后就是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都基本维持在9左右。中欧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主要是以低附加值商品为主,而中国对欧盟进口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商品和资本货物上。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发展很快,中欧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地改善。
二、促进中欧经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1有效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就开始注重经济增长要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努力提高内需,来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欧债危机袭击和蔓延后,中欧的贸易发展陷入了不利的时期,因此我国要高度关注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稳定状况,科学应对欧债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我国依然要继续大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创造良好的国内消费环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