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中心小学学困生转化小专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课题组2013年8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依据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学困生可谓校校都有、班班可见,学困生转化也是教师很棘手的问题,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简单粗暴,效果不佳。就本校现状:教师一直都在转化学困生,可是学困生屡增不减,这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困生转化问题亟待研究与探索。“学困生群”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1)社会原因: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对学生的学习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2)家庭原因:与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是,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日益增多,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毕竟是开发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来自各个地方,思想和意识提高需要时间,对其采取的教育措施不当,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低下。(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决定从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实施“学困生转化”小专题研究。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1
f(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3)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