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作物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3、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4、作物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5、作物的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变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6、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7、作物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的时期。8、作物温光反应特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9、作物的感温性:作物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10、作物的感光性:作物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11、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12、基本营养生长性:指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13、可消营养生长期:实际营养生长期中可受光周期和温度影响而变化的部分生长期15、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16、经济产量:指对人类最有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的重量,即人类栽培作物的主要利用部分的重量。17、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其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18、源:指向其他的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19、库: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20、流:指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反映了源库间的运输能力24、作物品质;产量器官即目标产品的质量27、离乳期:胚乳中养分耗尽的三叶期
f28、分蘖:稻茎各节上的腋芽在适宜的条件下,他们都能萌发形成新芽,这就叫分蘖。31、齐穗期:指生产上将全田80穗抽出2cm以上的时期32、结实率:单株颖果数占总花数的比例33、糊化温度:指淀粉粒受热吸水后发生不可逆膨胀时的温度34、垩白;胚乳充实不良引起,光折射下产生的白色不透明区(腹白,背白,心白)35、垩白面积;垩白占整粒米投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