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教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方法的探讨
f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方法的探讨
韦静摘要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带的两种不同止血方法的
效果。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6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桡动脉局部压迫止血。比较两组病人穿刺点出血及局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958,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100,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轻度疼痛913,中度疼痛87,轻中度肿胀87,重度肿胀8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轻度疼痛769,中度疼痛38,轻中度肿胀654,重度肿胀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带进行局部压迫止血两种方法比较止血效果无差异,但并发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止血带止血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方法越来越引起关注1,既往应用绷带包扎止血存在操作繁琐、松紧度不易控制,影响静脉回流等缺点,易引起穿刺部位肿胀、麻木、发绀等并发症2。桡动脉止血带以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科自2009年1月开始将桡动脉止血带应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穿刺部位的局部压迫止血。本研究通过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术后采用桡动脉止血带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压迫与减压,评价桡动脉止血带的最佳放气时间与放气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在我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的50例病人,根据放气时间与放气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1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9岁。两组
1
f病人术前行Alle
试验均为阳性,肾功能、血常规、血凝四项均在正常范围内,其它基本情况如导管、型号、术中应用肝素钠量、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压病的病人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均采用桡动脉止血带局部压迫止血。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先退出动脉鞘管2cm3cm,使位于压力球囊中心绿色标志对准穿刺点,并且用可调节型的粘扣将带子固定在手腕上,用特制的注射器从气孔处注入空气(根据病人手腕周径的不同注入空气量约13-18ml),然后拔出全部鞘管并观察是否出血,如有出血再注入少许气体直至出血停止。12止血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