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初级不合格学生的补充培训为主。同时,应兼顾承担对社会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7)本基地的实训设备不仅能够满足现时期本校各职业常规实训和教学,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超前性、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可变性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常规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实训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现代机械加工制造与设备维护技能培训的能力,以适应机械加工、电子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空间预留、配置组合的可变性、设备技术含量和先进程度方面有所体现。师资配备相当(8)与基地分阶段建设规模同步,应组建与实验实训教学总量相应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满足教学和培训需要。组建较高素质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满足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基地实训指导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基地教师总量按本规划配置,教师选聘、流动按有关制度办理。组建实训教师梯队,形成骨干名师群体和后备队伍。
3、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与实施步骤
f2010年规划基地可承担实验实训教学总量与分布
课
学期
时
学期学时
班级总数
第一学期
540节70个
第二学期
510节70个
有效教学周周学时数学期学时总量理论与实训比例实验、实训学时基地承担学时
18周
17周
30节
30节
37800节35700节
55
55
18900节17850节
14000节13000节
合计54000学时
第三学期
540节70个
18周30节37800节5518900节14000节
第四学期
510节70个
17周30节35700节5517850节13000节
第五学期第六学期
540节4个(留
校)18周30节2160节461296节1000节
全部就业实习
2010年规划基地学期实验、实训教学总量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合计
学年第一学期实验实训总学时
14000学时14000学时1000学时29000学时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实训总学时
13000学时13000学时在企业就业实习26000学时
备注
2010年规划年级专业班级、人数分布
序号
专业名称
班级数
人数
序号
专业名称
班级数人数
1
机电技术应用
12
600
6
网络技术应用
6
300
2
电子技术应用
12
600
7计算机技术应用
9
450
3
数控技术应用
15
750
8
机电技术应用(高中起点班)
2
120
f4机械加工技术应用
6
5
焊接技术应用
2
300
9
10010
会计专业对口升学班
2010年规划基地学期实验、实训教学分布
3
150
3
180
年级
学年第一学期(秋季)
年级
学年第二学期(春季)
实验、实训名称
学时和班级数
总学时
实验、实训名称
学时和班级数
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