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世纪:1、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之间的黑暗时代。2、社会形态演进的特定阶段封建社会。3、中世纪亚非欧大陆三足鼎立的文明格局地理范围;人口
构成;意识形态。二、封建主义:1、法权与政治层面的历史现象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度、
农奴制度、中央权力的削弱与地方权力的强化亦或公权私化。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核心地位。
三、封建化:1、封建法权与政治现象的形成。2、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四、封建社会的历史起源:1、奴隶制社会的解体。2、原始社会的解体。
五、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个体生产。2、自然经济。3、人身依附。4、超经济强制。
六、封建地租:1、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2、劳役地租。3、实物地租。4、货币地租。5、农业的地位土地的地位地租的地位:封建剥削亦或
封建社会占有剩余劳动的基本形态。6、封建地租的演进趋势货币化;自由化。
七、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1、资本主义产生的唯一途径。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要阶段。
八、中世纪的开端与结束:1、开端:早期文明的分散性和相对孤立性所谓开端的局部性和非
普遍性。500年前后东方历史的延续性与西方历史的变革性。教科书相关内容的评述。
2、结束: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客观趋势与全球意义的历史现象。1500年欧洲社会的深刻变革与世界历史的崭新方向。
九、所谓历史的中心:1、古代文明起源于东方。
f领风骚。
2、近代文明滥觞于西方。3、历史进程的运动性与中心舞台的非静止性东方与西方各
历史进程的运动性与中心舞台的非静止性东方与西方各领风骚。
第七章中古时代的基督教世界欧洲诸国
返回
第一节日耳曼人的迁徙
相关问题:欧洲古代历史与中世纪历史的分水岭。民族的内涵文明范畴与地域群体。欧洲古代之野蛮群体的分布状况克尔特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
社会:
一、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1、恺撒的《高卢战记》与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所反映的日耳曼
畜牧业农业。游牧定居。公有经济的分化。平等地位的差异。2、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初步交往:战争。贸易。移民。3、日耳曼人迁徙的社会背景:人口的增长与生存空间的需要。罗马的衰落。匈奴人西迁的压力。
牙。
二、日耳曼人迁徙的基本进程:1、起点:376年。2、西哥特人的迁徙:黑海草原色雷斯罗马高卢西班
3、汪达尔人的迁徙:中欧潘诺尼亚高卢西班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