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宋朝王应麟曾说过:“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朴实的句子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习惯是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它往往是不假思索就自动作出的反应,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成功;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更严重者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由此,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案例:学生周荣健,12岁,男,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他把自己爱吃的炸鸡腿、薯条一股脑儿放在自己的面前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的同学们。
案例分析:在现在的家庭里,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荣健就是这样一个心里只有“我”的孩子。偏差的行为习惯导致他心中无他人,将来走向社会也不可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共事,甚至可能发展到做出胡作非为的事情来。
采取措施:
1、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首先我和他家长联系,针对他具有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进行原因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做。取得的进步,无论大小,都要通知家长,让周荣健同学在学校受到表扬之余,回到家也得到家长的肯定。
2、要让他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要使他知道人总是要长大的,只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我在班上多搞集体活动,让他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如:拔河比赛,让他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跟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己身心愉悦。
3、培养他的同情心。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常会因为别人的欢乐而欢乐,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感情基础,孩子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就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爱,自觉地为别人着想。多让他了解一些社会上不幸的事,让他引起情感共鸣,培养他的同情心。
4、严格要求他。对他的行为、举止,从学习到生活均以规范严格加以执行,从而形成习惯,这种习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