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法的制定专著选读
美国宪法的制定是西方法制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我接下来要介绍的几本著作不仅仅是在法学方面的,还包括史学,甚至还有两本通俗读物。我觉得这些书籍将会展现出非常丰富和形象的历史细节,对于有志于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同学来说,从这些书籍开始,将会有一个相当有乐趣的思想之旅。《美国宪法的制定》,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马克斯法仑德著,1、董成美译。这本是李老师要求的必读参考书,作者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斯法仑德,1912年所著,“这本书可谓是研究美国宪法的宪法的经典著作。”(本书译者董成美言),历史上耶鲁大学对这本书进行了不下30次翻印,至今仍是美国法学院学生了解美国宪法制定的必读书籍。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前言寄语、正文、附录。前言寄语包括原书摘要和作者前言,是原书出版社和作者对本书从不同角度的总体描述,很宏观,对于读完本书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这与其他所出版的书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正文部分由十三章组成,内容极其丰富,语言叙述短而简练。内容主要是以美国制宪会议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来贯穿,前两章描述了制宪会议的起因、参加者(该段描述相当有趣,尤其是一些对回忆参加者个性方面的一些刻薄词汇,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而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描述了制宪会议的组织结构和会议进程,可以说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想象中应该无比庄严肃穆的制宪大会却显得纷纷扰扰、拖沓绵长,有些议题经历着不断被通过又被否决,与会者们也经常会有充满情绪性的反应,甚至有人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而提前离开会议的情况。可以说,这样的会议与一届“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相去甚远,比之于我国刚刚胜利闭幕的两会,在开会水平上简直是云泥之别。不过,制宪会议在经历冗长的辩论之后最后各州形成了各种妥协,终于,从1787年5月25日到9月17日,经历了116天闷热和烦躁的煎熬,美国宪法终于被制定了出来。最后作者还不忘对会议中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了一番品评,以及对宪法内容进行了个人的评价,语气依旧是美国式的玩世不恭。本书的附录部分共十三个附件,介绍了美国的宪法和国会相关内容和知识。纵观整书,作者在叙述时,大量引用了当时参加会议的人写的并且保留下来的资料里的原话,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原貌。而本书最为吃重的部分,就是对于两大方案以及大妥协的叙述,作者没有用过多评判性或分析性的语言去揣测历史,但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