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
《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注释】
竹枝词:词牌名,又名《竹枝子》。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一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踏歌:一作“唱歌”。踏歌,是指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道是无晴却有晴:一作“道是无晴还有晴”。“晴”与“情”二字谐音,属双关用法。【古诗
今译】
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中流水,平如明镜。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歌声一飘过来,就知道是谁唱的了。她从歌声中觉得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伏天里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杨柳青青江水平”。作品开篇写景,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诗人一开篇就为这位多情的女子铺设了美好的,这是很美好的环境啊。
“闻郎江上踏歌声”。这一句写的是声,写的是女主人公耳朵听到的。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了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
15
f歌声一飘过来,她就知道是爱慕已久的心上人唱的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两句写的是女主人公听到这熟悉
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就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小伙子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表示。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伏天里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让人捉摸不定。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