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缩小,减少播散,但缺乏病理指导,延迟手术,用于头颈部癌,肺尖癌等;术中放疗靶区清楚,很好的保护正常组织,但只能照射一次,不符合分次照射原则,用于胃癌;术前后放射治疗用于头颈部癌,软组织肉瘤。13部分术后放疗间隔:肾母细胞瘤术后不要超过10天放疗,最好48小时内,一些良性病如疤痕疙瘩要求手术后拆线当天起放疗,预防骨关节创伤或手术后的异位骨化应在术后12天开始,最迟不超过4天。14电离辐射诱发的肿瘤,最常见的是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肉瘤,上皮型癌肿中则以乳腺癌和肺癌常见。15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radiatio
i
ducedcarci
oge
esisRIC)之一电离辐射诱发的肉瘤(radiatio
i
ducedsarcomaRIS)的诊断标准:1RIS所发生曾接受照射的区域,在照射前组织病理学和或临床影像学均无已存在肉瘤的证据,以尽可能排除与放射治疗无关诱因所导致的自发性肉瘤;2RIS有组织病理学的证实,明确为与原治疗肿瘤不
1
fLA医师上岗证考试考试重点
同的病理诊断,组织形态学的描述不能RIS的鉴别;3曾接受照射,RIS发生于5等剂量线范围内;4一般有相对为长的潜伏期(1020年),但亦接受2年的短暂潜伏期。
第二篇放射物理学
第一章照射剂量学
1照射野:由准直器确定的射线束的边界,并垂直于射线束中心轴的射线束平面。有两种定义方法:一是几何学照射野,即放射源的前表面经准直器在模体表面的投影;二是物理学照射野,即以射线束中心轴剂量为100,照射野两边50等剂量线之间的距离。
2源皮距(SS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受照物体表面的距离。3源轴距(SA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等中心的距离。4参考点:模体中沿射线束中心轴深度剂量为100的位置。对于低于400KV的X线来说,
该点定义为模体表面。5射线质:用于表示射线束在水模中穿射本领的术语,该质是带电和非带电粒子能量的函
数。6百分深度剂量(perce
tagedepthdosePDD):水模体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
量与参考深度的吸收剂量的比值。影响因素包括:射线能量,照射野,源皮距和深度。各个放疗中心应根据机型的不同具体测量和建立不同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数据。7组织空气比(tissueairratioTAR):水模体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空气中距离放射源相同距离处,在一刚好建立电子平衡的模体材料中吸收剂量的比值。若深度正好位于参考深度d0处,其组织空气比通常取名为反向散射因子或峰值散射因子。影响因素包括:射线能量,照射野,深度。8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