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石油与中石化的中国
作者:齐林来源:《中国新时代》2012年第07期
面对不断指责,中石油与中石化似乎早已练就了一幅极厚的脸皮。在中央企业的大旗下,中石油与中石化已经将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这个陷阱日复一日地吸纳着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社会财富
曾经,南美厄瓜多尔政府将石油税大幅提高,此举竟然招来了中石油、中石化联合向国际仲裁机构求助。问题在于,相当数量的国人知晓此事后,竟然对两大石油公司的境遇表现出了空前的兴奋。
近年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巨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一方面,两大巨头锅满钵溢,利润高企不下,另一方面,成品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消费者负担沉重。在这样的前提下,几乎所有的国家层面上的宏观调控都成为民众与两大石油巨头心理对立。
被抛弃的石油巨头
香港经济学者宋敏对记者称,在当下的中国,民众由于参与真正的社会主流生活的机会甚微,直接导致了占人口最大多数的人群成为社会的漂移群体与关注力量。在他们的视野中,两大石油巨头依靠国家力量迅速积聚了大量财富,但是这种财富并没有被转移到社会中,而是以民众并不知晓的方式被予以囤积甚至秘密转移。更重要的,两大石油巨头,在企业效益很好,利润疯涨的情况下,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没有社会公众意识,多次以“逼宫”的方式,要求涨价。而其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也并未用于履行其社会责任。
在此前提下,当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时,社会公众不可能对其产生同情。
客观来看,石油企业都是国家资源垄断企业,但他们在市场中已经赢得了足够的市场份额之后,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回馈社会、反哺民众了。但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是,如果民众对两大石油巨头持续抱有回馈的期待心态,那么一个可笑的逻辑就出现了不断的期待,不断的被抛弃。
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质石油买家。
而在此前提下出现的中国石油企业利润率则非常可观,上游垄断掠夺下游竞争性行业,扭曲经济结构肆无忌惮的涨价,使中国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复杂局面加剧。垄断下的成品油涨价,但作为竞争产业的下游产业却不能涨价。此举大大增加了所谓的膨胀压力。尽管,中石油的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滚暴利,让国家,同时也让某些不可明说的利益群体欢欣鼓舞,但是,这种危害中国经济的掠夺经济思路,将贻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被两大石油巨头所垄断。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售权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