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调调整。古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翻译时就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做些调整。如: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二、文言文断句方法1.找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名词、代词一般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大致断出句读。如: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以上加点词均为名词、代词,这些词的前面或后面根据语意都需要做断句处理。2.看虚词,找位置1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如上文中“召项庄谓曰”中的“曰”。2句首发语词: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5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然则、或、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6其他的:以、于、为、则、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3.辨句式,定断句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一般不能拆开。如:
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则”“即”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
f被动句式固定结构
哉”“何……为”等“为……所”“受……于”“见……于”等“如……何”“无乃……乎”“可得……欤”等
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登云,字从龙,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