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
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古代抒情散文。为抒写内心的真实情感,作者运用了多种句式和丰富的词语典故,我们只有准确地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这些句子,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这就要具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理解”是指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翻译”是指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文中”是指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2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2.文言文断句高考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1主观题,给出选文中或选文外的一段文字,让考生根据自己的语意理解,用“”标出停顿;2客观题,题目提供四个选项,要求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一、文言文翻译方法1.总原则: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直译的方法落实“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1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如: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什么兄长弟弟。2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3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4删删略。古文里有些虚词,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如:
f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5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整地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