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理的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渗透压可用下式计算
πcRT
式中π渗透压kPa
C浓度差molL
R气体常数等于8135JmolK
fT热力学温度K。
上式是通过热力学定律推导出来的因此只对极稀薄溶液才是准确的c为水中离子的浓度若为非电介质则为分子的浓度
各种盐溶液在含量为1000mgL温度25℃时的渗透压如下
氯化钠约为775kPa硫酸钠约为412kPa硫酸镁约为245kPa氯化钙约为569kPa氯化镁约为657kPa
什么是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是一种用特殊材料和加工方法制成的、具有半透性能的薄膜。它能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使水溶液某一些组分选择性透过从而达到淡化、净化或浓缩分离的目的。
反渗透现象早在1748年就被法国AbleK
elt所发现。利用与渗透相反的过程进行海水淡化的设想是美国Haussler在1950年提出来的,但是只有当1960年LoebHESouriraja
2用醋酸纤维素做材料、研制成功第一张高分离效率高透水量的反渗透膜以后,反渗透膜分离才可能变成为现实。膜被称为反渗透过程的心脏,在一定意义上说,反渗透系统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反渗透膜性能的好坏,第一张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是用于水脱盐的,但是,随着各种类型反渗透膜的开发和膜性能的不断提高,发渗透膜分离已不仅包括水处理领域,即水的脱盐、纯水制备、水的再利用和废水回收,也包括食品加工、生物
学和生物医药的研究。
反渗透膜性能要求和指标
为适应水处理应用的需要,反渗透膜必须具有应用上的可靠性和形成规模的经济性,其一般要求如下
(1)
对水的渗透性要大,脱盐率要高。
(2)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坚实程度,不致因水的压力和拉力影响变形、破裂。膜的被
压实性尽可能最小,水通量衰减小,保证稳定的产水量。
(3)
结构要匀称,能制成所需要的结构。
(4)
能适应较大的压力、温度和水质的变化。
(5)
具有好的耐温、耐酸碱、耐氧化、耐水解和耐生物污染侵蚀性能。
f(6)(7)
使用寿命要长。成本要低。
在选择膜时或使用膜前应该了解哪些内容
膜的使用者在选择膜时或使用膜前应该了解并掌握如下膜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膜的分离特性指标。
(1)
膜的化学稳定性
膜的化学稳定性主要是指膜的抗氧化性和抗水解性能,这既取决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又与要分离流体的性质有关。通常水溶液中含有如次氯酸钠、溶解氧、双氧水和六价铬等氧化性物质,它们容易产生活性自由基并与高分子膜材料进行链引起反应和链转移反应,造成膜的氧化,影响膜的性能和寿命。
另外,膜的水解与氧化是同时发生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