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地探索和研究,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是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在作业设计目标之前,教师还要认真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年龄特点,才能把握知识的难度易度,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为此,我们研究总结出作业设计创新应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并依据原则设计作业,总结出作业设计创新的几种值得借鉴采用的类型,便于教师实践操作。
四、值得推广的典型做法
(一)作业设计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1、走出固有的空间,体现拓展性原则即走向社会、接触自然、接近媒体、学科渗透。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引导学生从语文教学的小课堂走向生活语文
的大课堂,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母语,使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名著名篇等都成为学
生的语文材料,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横向联系,学生能够随时学,随处学,
随机学,作业空间由有限向无限延展。
2、因材施教,体现层次性原则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异性,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我们找
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把作业按难易程度的不同设计为基础题、
拓展题、探究题三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的体验。比如给基础知
识掌握不牢的学生适当增加巩固类作业的分量;要求一般学生完成基础题,努力完成拓展题;
要求素质较好的学生完成拓展题,努力完成探究题。以二年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为
例,我们设计的作业如下:
基础题
1、给生字组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背诵课文。
积累雷锋名言。
阅读雷锋书籍,了解雷锋的英雄事迹。拓展题
举行雷锋知多少故事会。
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探究题1、找找身边的雷锋。
另外,我们还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
f试着放手请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有的选择动手,有的选择阅读、配乐朗读,还有的热衷于当导游,这样变被动作业为主动探求,孩子少了一份不情愿,多了一份主动和热情,促使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培养素质,体现创新性原则小学语文也担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发学生的潜质,教师就要找准合适的创新点。如学《司马光》、《称象》课文时,启发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好办法;学习《雪孩子》、《两只小狮子》课文时,引导学生续编故事等等。另外,除课本内容外,我们还想方设法开发出有创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