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会宁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历史(理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6.《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以民为本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7.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形成“士人政府”的思想文化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日趋衰微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黄老之学被推崇D.科举制度的推行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籍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诸侯变法意图富国强兵不重儒学教育展C.分封制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制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B.“施行不可以不,见有鬼神视之”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B.“士”阶层的发展壮大及私学兴起发
8.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学校》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C.设计三权分立政体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9.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明清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的产物C.译本出现在近代“西学东渐”时期B.儒家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D.欧洲借鉴儒家思想服务宗教改革
3.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A.认为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B.强调法律实施中良吏执法的重要性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4.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