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路运行现状日本:
拥堵度(DegreeofCo
gestio
CD)日本在道路交通形势调查中使用拥堵度作为交通畅通性的评价指标。拥堵度定义为某路段实际交通量与一天24小时或白日12小时的评价基准量之比。评价基准交通量可由规划等级和设计通行能力、峰值率、同方向率求出。
式中:Q12:白日12小时交通量;γT:γT(1T100)ETT100;T:大型车辆混入率;ET:大型车辆的小客车当量系数;C12:评价基准12小时交通量。根据日本道路交通情势调查资料分析结果得知,在拥堵度小于10时,白日12小时不发生交通拥堵、车辆能畅通行驶,但大于10时,拥堵时段逐渐增加,拥堵度大于175时,道路上呈现慢性拥堵状态。拥堵度是反映白日12小时交通状态的指标,而不能直接反映各时刻、各地点的交通状态。因此,该指标应限于进行宏观性评价。日本有关方面估计,如果现在所有的城市高速公路有20能够使用VICSVehicleI
formatio
A
dCommu
icatio
System,那么它们的交通拥挤将减少10,如果使用数量达到30,由于交通拥挤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将减少6。
f美国:美国有一大“怪”,即铁路不是全国交通运输的老大,铁路在交通运输中扮演着十分有限的角色。与此相对照的是密如蜘蛛网、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系统。高速公路宽敞、干净、周边服务设施周到,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生活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工商业发达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象征。美国的高速公路由四个不同的系统组成,这四个系统是州际高速公路(I
terstateHighways)、美国国道(USHighways)、州内高速公路(StateHighways)以及郡内公路(Cou
tyHighways)。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高速公路系统内,美国国道虽然号称“国道”,但国道在交通方面所起的作用远不及州际高速公路。目前,美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建成了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公交优先通行系统、交通电视监控系统、交通事故报警系统(911系统)、交通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511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由于交通管理设施实行联网,“交通量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前方道路上的交通负荷情况,通过高速道路引道上的信号灯,自动调节进入高速道路上的车流量。仅这项措施酒把高速道路上的车速提高了35,事故率减少25。在圣安东尼奥的高速公路上,每隔05英里(约800米)装有一台车检器,上面配有摄像机。这些设备随时收集路况信息,一旦发生事故,摄像机当即抓拍现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