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大石桥市高坎中学李秀哲发布日期:201405010647点击:171
人们常说,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学;教学中的问题,就是研究课题。研究教师身边的、使教师感到困惑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共识的达成,就是有形成果;教学行为的改进,效果的显现,就是无形成果的生成。有形成果的积累,促进无形成果的生成;无形成果的生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而小课题研究正成为校本研训的新途径。
一、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小课题研究是学校培养教师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管理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本身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不再做“教书匠”,而要做“专家型”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而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这一途径的重要抓手。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小课题研究,才能专注于教育教学,才能不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及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着手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去验证自己的办法是否可行,这个过程就是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研究手段和技能,在反思中发现,在发现中反思,教育智慧和自信就会不断提升,这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恰恰是教学改革、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生命线。二、小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f小课题研究要遵循“小”、“实”、“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不要好高骛远。如“英语学科小组合作探究中讲读课文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这个研究课题是我校英语教师白金环的小课题。白金环是我们学校英语组骨干教师,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教学中“课文讲读”这一环节太传统、太死板了,课堂效果也不明显。于是她就找我说她想在这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我就帮她拟定了题目,并协助她制定了实施方案。她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就主动请我来听她的课,经过听课,真的是让我耳目一新,她巧妙的创造出了小组内成员“读译讲练”,小组间成员质疑的这种英语讲读课文的特色教学模式。后来两市教研员纷纷来听课,对这种模式都非常认可,并且大力推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