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原材料及各种物品,包括工作场所内租赁的基础设施;(5)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之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和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6)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产生的危险源;(7)由本公司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8)公司及生产经营活动、材料或计划的变更;(9)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10)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制度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等第九条危害因素的识别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应:(一)在范围、性质和时间方面进行界定,确保是主动而非被动。(二)提供风险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及适当措施的运用。(三)在企业过程、产品和服务发生变更前应实行职业健康安全和危险源的识别。第十条危害因素识别方法(一)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对象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多种识别方法进行分析LEC法、工作危害分析(JHA)、矩阵评估法等;我公司主要采用的工作安全性分析、现场经验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和LEC法。(二)危害因素识别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以及九种类型,对所确定的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因素,包括:(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f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手代替工具操作、物品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2)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以及生产场地环境不良等。(3)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中毒、财产损失等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高温或低温、噪声、振动、湿度、辐射等、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害气体、腐蚀、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