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达成统一。基于三种不同的理论基础心理学者提出了关于说谎不同的概念界定如Stem等人1909将谎言定义为为了欺骗他人而有意识的传递错误信息的行为;SweetserE1957强调说谎是一种文化结构而不仅仅是有意识欺骗他人的行为③。根据对以往发展心理学家对说谎概念的定义梳理,说谎需要以下两个因素同时具备首先它确实是假话其次,说的人知道它确实不真实但是希望听的人能够认为它是真的。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认为他人说谎成立。(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图书馆和相关网站,利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检索途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查阅和搜集,并对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旨在对目前有关对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有较为清楚的了解。2谈话法
①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陆有铨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②Ster
CSter
WEri
eru
gMemorytestimo
ya
dliesi
earlychildhoodMLeipzigGerma
yBarth1909③SweetserEEThedefi
itio
oflieA
exami
atio
ofthefolkmodelsu
derlyi
gAsema
ticPrototypeJNewYorkCambridgeU
iversityPress2
②
f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针对个别有说谎行为的幼儿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幼儿真实的心理状态,了解说谎的原因,收集真实的个案资料。同时,通过提纲式的访谈对幼儿家长进行谈话,收集被调查者相关的更具生动性的、典型的、全面的幼儿资料。3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对一个幼儿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研究,然后通过对所收集记录的整理,获取有价值的案例,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分析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
二、幼儿说谎行为问题相关研究综述
当前,伴随着学前教育的飞速发展,幼儿的说谎行为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国内出现了许多对幼儿说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改进幼儿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很多研究者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幼儿的说谎行为,如运用类似“抵制诱惑情境”的实验研究方法,这些研究表明,无论幼儿说谎成功与否23岁的幼儿已经出现说谎行为并且在学龄前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种较普遍和频繁的现象①。一些学者对幼儿说谎的研究则采用自然观察记录法,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说谎的行为也随之增加,幼儿说谎的技能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3岁幼儿说谎时是以事实为基础缺乏策略性,4岁幼儿开始就会出于某种意图而说谎了。研究者的多维度分析和研究丰富了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定义和解释,为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