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申论议论文的写作
一、申论考试常见问题分析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考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影响了答题的质量,影响到能力的充分展示,造成考试的失利。那么,考生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呢?
(一)概括材料方面概括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个题目,也是一个启下的重要环节。概括材料的目的,在于把握好给定材料,以便下一步着手解决问题。虽然在每次考试中的具体要求会不尽相同,但都必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做到准确、到位。这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1文不对题。有些考生或者是没有仔细看清题目的要求,或者是根本就弄不清“主要问题”与“主要内容”的区别,在答题时,答非所问。题目要求“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而考生却概括成“主要事实”或“主要内容”。例如,国家公务员考试2000年申论试题,所提供的是一个近似“案例”性质的材料,要求概括主要问题,但不少答卷却只谈材料中涉及到的几方面事实,至于对为什么会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就是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却闭口不谈,完全是答非所问。相反,题目要求概括内容方面的,却答成了“主要问题”,如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要求是“对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概括”,但有的答卷却只谈“该资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没有明确谈到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影响。2就事论事。概括问题必须由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由材料所提供的具体事实上升到观点,抽象出深层的意蕴,而不能停留在材料的表面,就事论事。例如2000年申论试题,资料中的基本事件是噪声污染带来的矛盾,是令法院难以判决的红星新村居民与印刷总公司的官司。其中还牵涉到环保部门与印刷总公司的纠葛。所以有的考生就概括成“噪声污染严重的问题”,有的概括成“执法公正的问题”,有的是“法律不健全,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的问题”,这些都是停留在事件的表面看问题,真正的问题应是引发这些事件的根子城市规划与生产生活发展不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矛盾。这才是给定材料所反映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说,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善于“舍象”,要善于追本溯源,问一问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出现,事实的背后存在什么需要解决的社会向题。3主次不分。有时因为材料的庞杂,问题可能不止一个,但一定要分清主次、本末。有的考生在答卷时或为了保险起见,或因被材料牵着走,搞成一部分材料一个问题,结果问题罗列一大串,这其中可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