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词扩为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赅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关于翻译文的方法,可按下面的顺口溜记忆: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语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译,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附(一):对《岳阳楼记》第一段的圈点勾画和翻译庆历四年②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③。越明年④,政通人和⑤,百废具兴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⑦,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⑧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第3页共9页
f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①选自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面临洞庭湖。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初期政治家。②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年号。...③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名宗谅,作者的朋友。守,任州郡长官。巴陵郡,即当时的岳州,在今湖南岳阳一带。④越明年到第二年。越,及,到。.....⑤政通人和政事顺利,人民和乐。⑥百废具兴一切......废弛的事全都兴办起来。具,通“惧”,皆,全。⑦旧.制旧时的规模。⑧属(zhǔ)通“嘱”。..第一步,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每句中所注释语句。如,第一句中“注②”“庆历四年”“注③”,“腾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步,看注释内容,分别用“,”“△””“Ο,,“”“”“,,”等符号,标记文言词和相应的注释内容,使其一一对应。第三步,教师补充注释中没注解的重点词。如注②的“谪”,教师补充其意:“谪,义项有三:一是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职并调到边远地区做官;二是指神仙受了处罚,降到人间(迷信)、三是责备;指谪。”
第4页共9页
f结合背景此处指“被贬”。第四步,教师点拨没画横线(即没注释)的语句中有难度的词语或关键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如第三句中的“乃”译为,“于是”(六个义项中的第2个),“增”在此译为“扩建”或“扩展”“于其上”。,介宾短语提到动词“刻”前边。第四句中“予”译为“我”,可延伸点拨:在古汉语中做第一人称的还有“吾”,“余”,“我”,“自”“作文”译为等,,“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