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同时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培训基地,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助力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实现网络共享。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
1.需要解决问题
“设备超期服役,严重老化”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的实训要求。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要满足新形势下生产性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一体化教学的实训室还需要改造升级,能够满足专业生产性实训的实习、实训场所需要新建。
需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长效合作机制与深度合作机制需要同样需要进一步探索。
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实习实训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
加强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
7
f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2.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契机,以加快建设一批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对接优势特色产业的为目的,以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大幅度提升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大批素质优良的数码媒体技术应用类技能型人才,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最终为区域相关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具体思路统筹规划
根据河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郑汴一体化区域经济建设,以及河南省未来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校企共建探索实施学校提供场地,国家和学院提供建设资金,企业提供部分设备和技术,并全程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互通、文化互融、人员互聘、资源共享。
协同推进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技术不断更新为重点,引入多个相关企业,校企共同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不断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益。
开放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开放,接受行业企业指
8
f导,开展交流合作,承接职业院校师生利用基地资源创新、创业,以及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培训,充分发挥基地使用效益。并将其作为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基地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建设目标从2016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