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怨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
六、“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绪)的意境。
七、“愁”字,就是全阙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以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八、“醉”和“弹”。两字都是拟人手法。“醉”字既写出了秋色的浓艳,又将不可触摸的秋色写得真切可感。“弹”字不但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而且写出溪流声富有音乐性,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静谧。白沙县抵龙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九、“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愁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心”上有“秋”谓之“愁”。所以“秋”还是双关语。
f十、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看,“满”字描绘出了江南二月繁华竞丽的美好景象;从情景关系上看,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下文“堪悲”之情。
十一、不好。“一轮月”只写到月,与“一树梨花”一样,是静态的。“一溪月”既写了月,又写了“溪”,把不可触摸的月色写的捧手可掬,生动形象。
十二、“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字义)。登翠楼时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却使她不经意间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效果)。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感情)。
十三、“满”和“压”就是诗眼。满枝蓬蓬勃勃的花遮住了小路,这就是“满”。而“压”又是“满”的原因,正由于千朵万朵的花相互挤压,绽满花朵的数枝才延伸到了小路上,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鲜花满路,繁英压枝,香透天际。蝴蝶醉了,在尽情地欢舞,留恋忘返:黄莺醉了,在婉转地唱歌,歌声悦耳动听。这里,我们就感受到了融融春意,勃勃生机,感受到了诗人无限的舒适和快慰。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