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现状及改善措施税收流失的治理一直是世界性的大难题,世界各国无不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税收流失,对税收流失行为进行惩罚。本文从偷逃骗避税、欠税等方面阐明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从纳税意识、税制结构、税收征管等方面理论分析税收流失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和原因,提出治理税收流失,它是全方位、全社会的而不是局部的,需要从法制、征管、税制、体制、监督和宣传等方面多视角地系统研究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在我国,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如何安排其行为,税收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由于税收广泛而深入地存在着,而税法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是一般人所易于理解的,为解决税法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税法解释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但是不论从外国的司法实践来说,还是从我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在税法上适用诚信原则都有其必要性。这是防止税收流失的行动准绳。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一、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1偷逃骗避税现象尤为突出1偷逃税是税收流失的最主要方式。我国的偷逃税面相当广,据有关资料2002年报道,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偷逃税面为50,乡镇企业的偷逃税面为60,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偷逃税面为80,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偷税面为60,个体的偷逃税面在90以上。近年来曝光了不少偷逃税的大案要案,如刘晓庆及其所
f有的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刘晓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税款高达14583万元;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及其有关联企业常州鹰联钢铁有限公司、常州市三友轧辊厂,在20012003年间共计偷逃税款294亿多元。
2骗税现象有抬头趋势。骗税主要是骗取出口退税,与出口退税制度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骗税已从高价值、高税率的产品发展到普通产品,骗税人员从少数出口企业发展到专业骗税团伙,骗税手段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每年国家因被骗出口退税的损失是巨大的。如2005年年初青海西宁的“夏都专案”,涉及全国11省市211家企业,涉案金额2842亿元,税额43亿元。
2居高不下的欠税近年来,企业拖欠国家税款现象日趋严重,每年年末欠税金额均在500亿元以上。从税种分布看,欠税主要集中在“两税”上。如昆明钢铁集团在银行存款余额超过8亿元的情况下,欠缴2002年应交税款153亿元;石家庄新乐国人啤酒有限公司2003年9月末欠缴“两税”133亿元;湖北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