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去恶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他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和中国人民把它成为毛泽东思想。
4苏联模式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用按劳分配取代资本剥削,用劳动者的权力取代剥削者的特权,在思想文化领域用集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党的十二大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党的十三大7两个时代的不同特点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由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两次历史性飞跃:我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
f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酝酿产生时期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形成。从1982年党的事儿达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
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框架的时期。
第三阶段: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
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的时期
第四阶段: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邓小平
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0
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色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民族性;
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11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