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框架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的一种方法。下图为采用传统方法表示框架梁的详图。
下图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采用平法表示梁的施工图时,需要对梁进行分类与编号,其编号的方法应符合表附22◆的规定。

f
(1)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的形式如图附210◆所示。①梁截面标准规则。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下图)。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
集中注写的形式KL13300×600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
φ81002002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
区间距(箍筋肢数)。
2Φ25
通长筋根数、直径。
G2φ12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005)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当抗震结构中的
框架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其分隔开表示。例如13φ81502004,表示梁
的两端各有13个φ8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又如13φ815041502,
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φ8的4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柱,并将通
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用2φ22(2φ12)表
示,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
当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并用
分号“;”隔开。图附211表示梁上部为3Φ22通长筋,梁下部为4Φ25通长筋。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板高度≥450mm时,就需要配置构
造梁侧钢筋,构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且对称配置。例如G4φ12,表
示在梁的每侧各配2φ12构造钢筋。受扭纵筋用N打头。例如N6φ18,表示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