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76字
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考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思想。学习本章,要求大家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把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模型,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和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以及政策无效性命题;搞清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和局限。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性预期假说和货币中性论;2宏观经济模型;3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4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5政策无效性命题。难点:1卢卡斯总供给函数;2宏观经济模型;3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4政策无效性命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NewClassicalMacroeco
ormicsNCM或NC),又称作“新古典①主义”、“货币主义Ⅱ”,早期称为理性预期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由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发展演化而来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这个学派的经济学家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具体来说,货币主义Ⅱ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1)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3)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大流派。
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萨金特(ThomasJSarge
t)在其《宏观经济理论》一书中把他们这个学派的理论称作“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该书第16章的标题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代(20世纪70年代)。当时称作“理性预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芝加哥大学教授,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金特(斯坦福大学教授,原来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华莱士(NeilWallace,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等人。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提出理性预期假说,并把这个假说引入经济计量模型。(2)把古典学派的最大化原则和弹性价格、弹性工资假设引入宏观经济学。试图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微观基础。
也有学者把这个流派称作“新古典经济学”。这里所说的“新古典经济学”不同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