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其发展战略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体现在跨国并购、战略联盟、当地化和研发国际化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跨国公司的这些战略调整,既是外部环境刺激的结果,又是为了获取全球竞争优势尤其是战略资产的需要。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战略调整1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公司是企业对外投资的结果,其投资形式多样。长期以来,并购一直是西方企业实现扩张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逐渐增多,成为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增大的主要动力之一,2000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达到高潮,跨国并购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1440亿美元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近90。跨国并购的方式与手段及目标市场也发生了变化,股本互换已成为并购特别是大型并购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与早期的多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取得目标公司的所有权不同,跨国公司往往采用先合资后控股或采取非股权资本参与经营。
目标市场上,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向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
发达国家是外国直接投资的首选目的地,占全球流入的75以上。产业投资方向也发生转移。跨国并购在产业方面由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倾向R益增强,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2跨国公司之间广泛缔结国际战略联盟传统的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极强的竞争,国际战略联盟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竞争观念,企业间除了对抗性竞争外,还可能存在合作。
f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联盟的显著趋势是战略联盟向技术联盟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也正是为掌握科技制导权,而且又主要是高技术领域制导权的联盟。高技术的战略联盟流行于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微电子等领域中。跨国公司推行战略联盟的目标十分明确,一是广泛利用外部资源,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常常受到自身技术力量、信息不完全、消费者态度等因素的制约,且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决定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高的风险。所以企业自然要从技术自给转向技术合作,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扩大信息传递的密度与速度,减少资源浪费,降低风险;二是回避竞争或防止过度竞争。如果大公司之间开展恶性竞争,不仅降低各自的盈利水平,而且容易造成两败俱伤。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