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确定元素种类,B、F、G、H属活泼金属,D、J属不活泼金属,C、I属非金属,A、E属惰性元素。②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成一横行,再把同类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自上而下排成一纵行。③结合表中巳定位的A、B、H元素,确定其它元素的位置。解本题时,切忌与地球上存在的元素一一对应。例题6例题6:(1993年上海高考)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B、C同周期。A、B组成的化合物甲为气态,其中A、B原子数之比为41。由A、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乙和丙都为液态,乙中A、C原子数之比为11,丙中为21。由D、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丁和戊都为固态,丁中D、C原子数之比为11,戊中为21。写出分子式:甲、乙、丙、丁、戊;写出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跟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法:依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列出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捷径:捷径:由AB形成气态氢化物甲中原子数比为41,可知A为H,B为C,甲为CH4,又C的原子序数大于B,应为碳以后的元素,而乙、丙为液态可判断为共价化合物推出为N、O、F或Si、P、S、Cl等,再由乙、丙的原子个数关系推为H2O2、H2O,最后丁、戊可定。以此得答案为:甲——CH4,乙——H2O2,丙——H2O,丁——Na2O2,戊——Na2O,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总结:原子数之比为11是该题的障碍点。部分考生因仅考虑XY型化合物,而未考虑X2Y2总结:型化合物,造成无法作答的现象较多。金钥匙:金钥匙:例题1: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例题1)2-23A.Na<Si<PB.O>Mg>Al2--C.Ca>Ba>CaD.Cl>F>F方法: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规律,在巧解巧方法:算中简约思维而获得结果。捷径:捷径:先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当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看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依据此原则32222可得:A选项PSiNa;B选项AlMgO;C选项CaCaBa;D选项FFCl;对照选项可得答案为B。总结:总结:微粒半径比较原则:(1)阴离子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2)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由上到大依次增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至右依次减小;(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例题2: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PCl5C.COCl2(光气)、SF6B.PCl3、N2D.XeF2、BF3。)
方法:方法:根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