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三十六手”答读者问自《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诠真》在《搏击》杂志上公开发表后,我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来电,有的表示赞助与支持,有的提出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共同性的,所以在此统一作答。1、为何叫“三十六手”,而不叫“三十六式”或“三十六势”“手”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例如,人们称孙禄堂为“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这里的“手”就是“人”意思。而“三十六手”的“手”就是“式”和“势”的意思。这是因为太极拳主要是练手的,身和脚都是为手服务的,手随意动,手领身动,手动脚动,上下完整一气,作螺旋运动。再说,棚、捋、挤、按,采、、肘、靠,都是讲的手。以主体部分代表全体,这是修辞上常用的借代手法。例如,在国际上,通常的习惯,是把“北京”代表中国,“华盛顿”代表美国,“东京”代表日本等。而且我们从档案馆查到的江苏省国术馆当时练武的照片,上面有“三体式”照片,文字说明是“三体手”“太极三通。背第二式”叫“太极三通背第二手”。由此可见,孙禄堂把自己编创的“三十六路神拳”称之为“三十六手太极拳”,而不叫“三十六式太极拳”或“三十六势太极拳”,这是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套拳来自孙禄堂的真实性。我们认为“三十六”是指这套拳的不计重复的主式是三十六。此外“三十六”,在古代也是个神秘的数字。它和《易经》三十六个连体象正好相吻合,也正好与八卦图上三十六条线条相吻合。三十六在《易经》中为震卦,用二进制表示为:100100,将其化为十进制:1×250×240x231×220×210×20320O40036。2、“三十六手”的特点是什么第一个特点是:三拳融一。不仅融太极、形意、八卦于一体,甚至把内、外家拳之精华融为一体。套路中不仅有三体式、八卦掌等,还有红拳和螳螂拳的手法和腿法。第二个特点是:开合活步。进退相随、开合相接。第三个特点是:平直圆。这是对太极拳“八大要领”的高度概括。详见拙作《陈健候先生的九字真经》朋友们可以从百度文库中下载。第四个特点是:字手型。第五个特点是:螺旋内劲。不只是一般的内劲,也不同于陈式的缠丝劲。击出的拳都要求螺旋形前进的。第六个特点是:处处上弦。由“身备五弓”,发展为处处为弓,处处上弦,全身似圆球弹簧。五弓分别为身弓、臂弓、腿弓、手弓、脚弓。关于五弓与陈式的理解稍有不同,陈式是指身弓加两腿、两手之弓。三十六手的手弓是以手掌为弓把,意贯掌心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