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
acomc
u21363122402014年是中国改革措施的落地之年,而金融改革居于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和同阶段的日本一样,采取“金融压制”的策略,用压低资金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尽可能的使存量资本被最大程度的用于扩大再生产,将工业化和改革的成本向全社会分摊,直到2006年这个阶段才暂告段落。在经过了几年的彷徨后,中国政府终于决定解开金融压制的枷锁,启动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改革和资本双向流动。在金融领域里,让市场决定价格。
但是这个过程将会受到国际金融局势,国内环境和实体经济的影响。这里列出八个可能的趋势中国可以躲过美联储退出QE的冲击?2013年年末,伯南克在任期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开始缩减QE在随后的问答中,伯南克暗示,在2014年如果一切顺利,每次减少100亿美元购债可能会成为常规,这意味着美联储在2014年的头三次会议(1月29日、3月19日、4月29日)可能每次减100亿,后半年
f扩大规模,甚至在2015年进入加息周期。历史上,美联储三次转入紧缩周期都使新兴市场产生了波动:1994年2月和1999年6月导致资金撤出,而2004年6月导致大规模资金流入。2008年危机后,新兴市场先于欧美复苏,于是带来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在2014年,QE这场史无前例的宽松缓缓落幕,对新兴市场影响几何,会不会重现去年56月份资金撤出的动荡?高盛发布报告称,由于美联储比预想的要延后退出QE,新兴市场国家争取到了一定时间,他们缩小了经常项目赤字,受冲击会明显减小。而对于中国这样有着严格管制且经常项目长年盈余的国家,反而会得益于发达国家的复苏。一个更热情加入“自由贸易区”的中国?随着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回合谈判破裂,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慢慢站到了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前台。目前,日本很可能将在2014年上半年加入这个奉行零关税原则,已经拥有11国的贸易组织,韩国也在已经宣布加入谈判。如果日韩成行,TPP将覆盖世界上全球40的GDP和30的贸易总量,成为最大的全球贸易协定之一。TPP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涵盖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且规则透明。另一边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同样强势推进。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进展缓慢,似乎被隔离在了世界贸易经济合作格局之外。在三中全会改革措施完全落地,自贸区制度实现推广之前,中国几乎没有可能成为TPP一员:贸易关税,减少对汇率的干预、利率管制、负面清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