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他山之石
部分案例都是基于美国和西方的经验,对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加以变通以便更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书中的例子并不代表是上佳的示范。书中选择的例子只是想说明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伦理问题。第一章社会工作伦理
一、含义社会工作伦理是依据专业价值观,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提出的道德理想和行
为规范,在现实中以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形式体现。理解:1社会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构成部分。2专业伦理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提供了职业道德指引。3专业伦理规范了助人关系中的各方之间的权责关系,对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进而确保了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二、基本原则1满足人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2挑战社会的不公正3尊重个人固有的尊严与价值4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5诚实可信6在专业能力的范围内提供服务,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四、制定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目的(p32)1为解决伦理难题提供了依据。2保护公众不受招摇撞骗者和不能胜任工作的从业人员的危害。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社会工作专业。3保护本专业免受政府的控制。自律要比受国家控制更受欢迎。4使专业人员和睦相处,防止因为内部摩擦而造成自我毁灭。5保护专业人员免于法律诉讼。
另外,伦理守则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把职业正规化、转型为专业相伴而行。格林伍德将伦理守则看作是专业获得认可的先决条件。(p34)
f第二章社会工作伦理的伦理学基础一、伦理绝对主义1主张:道德原则具有至高无上性与普遍有效性2观点:(1)行动本身有正误、善恶之分。
(2)存在判断行为善恶的确定标准。(3)行为的善恶是由行为本身,而不是由其结果或具体条件决定的。(4)制定与坚守伦理原则是必须的。无论坚持原则的结果如何,规定、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神圣的和不可违背的,都务必要坚守,犹如“绝对命令”。3举例:尊重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应该被尊重,都要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来对待。
“最大多数人最大的善”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运用。“社会工作者应该对案主讲真话”这一原则总是正确的。无论讲真话会造成多少损失、付出多少代价,都应该不分情境付诸实施,彻底执行。二、伦理相对主义1主张:拒绝任何固定的道德规则。认为道德原则与行为选择具有多样性、主观性、可变性、相对性。2观点:(1)伦理标准是综合因素的产物。文化、政治环境、社会价值观以及其他外在因素。(2)判断行为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客观的r